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政务要闻>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西畴这十年丨“五治融合”抓基础 升华“西畴新现象”

发布时间:2022-10-06 来源:西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字体:

4440f8ae11054a09a0ffb24b8c7fdf55.jpg

近年来,西畴是如何抓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推动深化拓展升华“西畴新现象”的?

在“西畴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专场发布会上,西畴县委政法委副书记何柳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解答。

近年来,西畴以全国首批乡村治理试点县为契机,以全省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县创建为抓手,立足“小县大治”目标,秉持“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亮点,把亮点工作做成精品”的原则,围绕“夯实基础、抓五治融合”全面深化推进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抓基层基础,夯实“小县大治”根基。通过健全配强一批基层政法队伍,构建一批专抓社会治理的工作机构,建实一套精细化服务管理的网格架构,建设一套较为成熟的群防群治体系,基层政法基础得到巩固和夯实。目前,县乡村政法力量不断得到优化加强,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并实体化运作,各乡(镇)综治中心得到整合提升;优化建设六级网格8585个;健全形成“治安巡防”、“保安防范”、“多警联防”、“科技防控”的治安防控模式,推行“一村一警”“五小警务”“人人为我站岗、我为人人放哨”的群防群治模式和“群众—治安联防队—村民小组—村委会—派出所”五级联防模式,警务室、人民调解室、专职巡防队、农村义务巡防队、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3.42万人活跃在综治维稳工作第一线。

抓“五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一是赓续红色血脉,突出政治引领。以毛主席的光辉批示为根和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抓治理的“头雁效应”,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抓基层社会治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突出法治保障,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定力。建设法治文化阵地,通过落实培养法律明白人、“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法律宣传员”、配备法治副校长等抓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充实法制元素。三是突出村民自治,彰显基层社会治理新亮点。深入推行“一约四会”和“一约一卡一章一榜一单”(村规民约、征信达标卡、达标印章、“红黑榜”、“黑名单”)“五个一”套餐式联动自治机制,建立“幸福超市”,探索“5分钱”工程等社会治理模式,搭建诚信“银行”,切实破解“政府管不好、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难题。四是突出德治教化,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内力。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保护机制、残障弱势群体关爱保护机制,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村级关工委的引导协调作用;针对部分人群开设自强培训班进行靶向培训;健全道德评价体系,广泛开展最美家庭,西畴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创建评选活动。五是强化智治支撑,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动力。建成“西畴县接诉即办”平台,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自平台投入使用以来,145条意见得到成功处理,实现群众诉求接诉即办。推进“雪亮工程”+“平安乡村”项目建设,完成“雪亮工程”206个卡点建设,安装“平安乡村”视频监控10078户,打造标杆示范村11个,创建了兴街拉孩村、柏林乡老克田村、柏林乡“一中心+两化”县级示范,“村村享”大喇叭实现所有村组全覆盖。推进“智慧西畴”指挥中心正式运作。优化增设“西畴随手拍”小程序进行智慧化监管,办结群众意见建议1214件,办结率为99.4%,通过反馈回访群众满意率达100%。

通过“夯实基础、抓五治融合”,西畴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正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迈进,全县“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治理经验得到进一步推广,“发案少、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西畴新现象”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2022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排全省第35位,进入第一方阵。

终审:西畴超管3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