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政务要闻>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西畴这十年丨石漠荒山展青绿 不辞沧海变桑田

发布时间:2022-10-05 来源:西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字体:

众所周知,西畴县曾今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如今,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秀成绩,西畴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在“西畴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专场发布会上,西畴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艾永健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解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西畴县林草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森林生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探索实施“修复+恢复”的生态建设模式,抓实生态修复恢复工作

一直以来,西畴县石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上世纪90年代初,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5%左右。加之受历史、战争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畴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地破碎、乱石林立、岩溶密布,气候极端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面对如此景象,西畴县林草局积极探索喀斯特岩溶地区“修复+恢复”的生态建设模式。

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异地造林建设、森林抚育和林长制改革工作。推行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建设,围绕“森林西畴”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探索出企业自主参与、公司入股参与、社会资金参与、群众庭院参与“四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十年间,大力开展西南桦、新桐、澳洲坚果、八角、油茶等造林实施工程,带领群众进行核桃品种改良、八角提质增效、澳洲坚果及新桐项目落地、林下经济立体合作项目。

全面实施“十年美化西畴大地”生态修复工程,坚持“以营林为中心,造林主要围绕造、封、管、节、用相结合”的林业发展指导原则,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及典型引路、改善生态、惠及民生的改革试点目标,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样板。通过十年的努力,累计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230.82平方公里,实施人工造林4.7599万亩、封山育林25.7616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5.8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4%提高到2021年底的54.83%。划定生态红线保护面积69.77万亩;自然保护地面积从9.43725万亩优化为24.79086万亩,增加162.69%,自然保护地从原来的文山州西畴县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云南西畴国家石漠公园、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再增加了西畴喀斯特地貌风景自然公园。2018年4月28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文山召开,西畴县三光片区作为现场参观点,推动石漠化治理经验走向全国。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西畴县林草局立足自身,持续开展好古树名木、野生动物保护,加强湿地和草地保护水平和水生态保护力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倾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屏障,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既保护修复好了绿水青山,又科学利用好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1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54.83%,森林面积122万亩,森林蓄积量344万立方米;草地面积1.8万亩;湿地面积0.98万亩,其中自然湿地0.86万亩,人工湿地0.12万亩,湿地保护率58.19%,自然湿地保护率55.19%,真正将绿色事业发展壮大,使林草事业发展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来,西畴县林草局始终紧扣“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森林西畴”“喀斯特绿洲”的战略定位,将发展绿色事业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实现了林草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服务能力的提升。经过林草人的长期艰苦奋斗,西畴县森林、草原、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石漠化土地逐年缩减,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增加,林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点逐年增长,使绿色事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生态产品,为全县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动能。未来几年,西畴县林草事业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十四五”规划,继续开展好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绿色上再续辉煌。


终审:西畴超管3
分享到:
【打印正文】